close

aillis201511061244111.JPG

如何教導一個三歲幼幼班孩子繪畫,只有三個重點,不干涉!要引導!需陪伴!就是這麼簡單。

【全家福】

步驟一:討論。
1.利用鏡子或照片討論並觀察家人與自己的五官。
2.同時在小白板上,我會和孩子一起討論並共創圖畫的設計,讓孩子在進入繪畫前有個基本的概念。
註:正式繪畫前,我會先把白板上的圖案擦掉,不讓孩子去仿畫,而是試著自己做做看。
 
步驟二:線稿。
1.繪畫前會再次詢問孩子五官正確的位置,才用鉛筆一一畫出正確的部位。我是這麼教的,一個問題畫出一個部位,我問:''嘴巴在哪裏呢?''孩子回答:''在眼睛下面''。還可以詢問要畫出什麼樣的表情,例如:喜、怒、哀、樂,正確回答出來才可以畫,若是有誤,我會擦拭乾淨再重來,通常孩子對此會感到不安或是反對,我會重新再次輔導孩子正確的方向,並告訴他:''你畫的真好,只是位置好像不是在這兒''。
註:若畫在不正確的位置,比如嘴巴在眼睛上,可讓孩子觀察照片嘴巴是否正確。當然,我們常常會因為「像不像」來評斷孩子畫的好不好,不過我覺得藝術的本身不在於「競賽」,而只是讓孩子抒發壓力和表達自我情緒的方式罷了。
 
步驟三:校稿。
1.通常畫出來的作品往往會因鉛筆痕跡太多或擦不乾淨,而使得孩子不知如何選擇適當的線條繪畫開始隨意塗鴉,此時可以讓孩子加入奇異筆或是粉蠟筆描線。
註:當粉臘筆遇到廣告顏料自動油水分離會出現臘筆的線條,我個人其實不是很喜歡被線條框住,所以我們沒有使用。不過我還是讓孩子運用了奇異筆來描線,原因只有一個,怕孩子太隨心所欲沒有依照「主題」進行。雖然我希望孩子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去進行,不要凡事被框住,但是又很希望他能跟著自己原本的創作靈感來繪畫,當娘真的很矛盾吧!哈~
aillis201511061311545.JPG
對於沿著自己原來的線條再描一次其實也是很吃力的。
 
步驟三:著色。
1.教導一個三歲孩子繪畫沒有什麼技巧。不過使用方法卻要時時叮嚀,如果不想事後收拾殘局的話。
2.著色前,告知孩子如何使用材料和用具,我們運用大量的顏料和水彩筆,因為繪畫過程我們是不洗筆的,一個顏料用一支筆。
2.讓孩子由大面積的部位來繪畫,比如:臉蛋。因為當大部位塗滿時,其實小部位會變得更小,甚至看不清,比如:眼睛。哈~此時不要急著開罵,可以再次詢問:''咦~臉上什麼器官不見了''?孩子立即就會說出來,''眼睛不見了⋯⋯'',這個時候就可以先畫其他部位,等臉部的顏料稍微乾一些再用顏料來補上就可以了。
註:對於教導年幼的孩子繪畫,我幾乎不將顏料稀釋或混色,最主要的是他們對於顏色的認識仍不夠豐富,且也沒有辦法控制沾染的多寡,而毀了一張用心創作的作品。
 
aillis201511061240885.JPG
繪畫臉部。在沾染顏料時我會提醒口訣:「沾一沾、刮一刮」沾染後需要將畫筆上過多容易滴落的顏料稍微刮除,才不至於繪畫時弄髒了自己的畫作。
 
aillis201511061241064.JPG
先將大面積或同色系畫完。這樣就不用一直換筆。
 
aillis201511061241560.JPG
小狗鉛筆線條的部分一開始就是我牽著他的手畫出來的,孩子所以會比較整齊,之後奇異筆描線或上色是自己完成的哦!臨時加條狗腿,很有創意唷!
 
aillis201511061242527.JPG
頭髮。爸爸頭髮向上、兒子朝下。
 
aillis201511061243134.JPG
中途休息一下!討論自己畫了什麼?分享感受。
 
aillis201511061244523.JPG
衣服。一幅畫若有空間概念,是應該有前後、遠近區別的,例如:在畫小孩耳朵的時候,就會發現爸爸的衣服被蓋住了,孩子便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概念:因為爸爸在耳朵的後面,所以才被蓋住的。
 
步驟四:呈現。
1.通常老師都會放在畫冊或置於相框內展示於作品區上。不過其實有更多方式,例如拍照留檔、做成馬克杯或抱枕,甚至是做成相本書等等⋯更有其他用心的父母更是做成了一模一樣的娃娃布偶呢!真的很厲害。
 
aillis201511061244111.JPG
【全家福】
 
我三歲,這是我的創作。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❤️蜜亞Mia❤️ 的頭像
    ❤️蜜亞Mia❤️

    天才老爸與犀利人妻孕育超魔王養成的生活誌

    ❤️蜜亞Mia❤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